华瑞同康携手权威机构 共探癌症早筛新范式
热烈祝贺大连市健联盟成立暨癌症早筛1+X专家论坛(大连站)成功举办

2025年5月16日,“癌症早筛1+X项目专家论坛(大连站)”隆重启幕。继三个月前“癌症早筛1+X项目专家论坛(榆林站)”之后,在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特别支持下,由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管理机构建设分会联合主办,大连第三人民医院承办,深圳艾伦斯文精准医学研究所协办,邀请来自广东,山东,辽宁权威健康管理中心专家,共同探索癌症早筛新范式。此次活动旨在贯彻“健康中国”战略,聚焦基层癌症早筛,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社区癌症早筛方法与路径。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齐聚大连,围绕“1+X”实施方案的核心内容深入交流、紧密合作,全力推动肿瘤早筛及防治工作。

此次大会标志着构建基层早筛服务新生态的大连市健康管理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区域健康管理体系的升级。联盟以大连三院健康管理中心为核心,整合大连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机构与科研资源,通过“技术下沉+科普教育+体系联动”模式,将“未病先防”理念融入社区,目标是将高危人群早筛参与率提升至60%以上。

吕吉云致辞照片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管理机构建设分会会长吕吉云在致辞中强调,联盟要发挥“枢纽”作用。一方面引进前沿早筛技术,针对大连高发癌种(如肺癌、胃癌)制定个性化筛查方案;另一方面通过社区宣传与基层培训,让早筛成为居民健康“刚需”,形成可复制的“大连模式”。

陈苒教授演讲照片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健康管理资深专家陈苒教授在《癌症早筛“1+X”多中心应用研究实施方案》分享中指出,传统筛查手段灵敏度不足,常导致肿瘤发现时已至中晚期。华瑞同康研发的“肿瘤早早期筛查的细胞增殖动量技术”突破了这一瓶颈。该技术基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对胸苷激酶1(体可问®TK1)的研究,国际首创抗人体可问®TK1 – IgY抗体工程技术,能实现血清体可问®TK1超微量检测,较传统影像提前3-5年发现肿瘤风险信号。“1+X”模式以体可问®TK1检测为“1”(初筛),联动低剂量CT、胃肠镜等“X”项专项技术,大幅度提高筛查的广度和深度,数据显示,体可问®TK1高值人群(>2pmol/L)恶性肿瘤发病率较正常值人群高2 – 200倍,早期干预可使五年生存率提升至95%。该方案经国家级健康管理专家多轮修订,依托国家癌症筛查指南,旨在通过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联动,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癌症早筛标准。

王燕教授演讲照片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燕教授在《“1+X”癌症早筛和防治在医院全流程管理实践》中,以青医附院为例介绍“体可问®TK1检测+全流程管理”模式:该院将TK1检测纳入40岁以上常规体检,通过AI预警平台分流高危人群,建立“体检中心-肿瘤科-社区康复”动态监测闭环。“体可问®TK1技术就像‘细胞增殖的温度计’,能在无症状阶段捕捉风险信号。”王燕教授指出,医院通过整合体检数据、病史问卷与专项诊断,实现从“风险识别”到“康复跟踪”的全周期管理,平均确诊时间缩短至2周,从而显著提升早期肿瘤检出率。

“1+X”模式落地
构建“防-筛-诊-治-康-险”全链条服务闭环
会议指出,华瑞同康的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为癌症防控提供了“中国范本”。 作为国家癌症早筛多中心研究的核心方案,“1+X”模式以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的体可问®TK1技术为“1”(泛癌初筛),组合低剂量CT、超声、胃肠镜、部分肿瘤生物学标志物等“X”项精准检查技术,形成“风险分层-精准分流-全程管理”的标准化路径。华瑞同康在服务体系创新层面,基于体可问®TK1技术构建了“防-筛-诊-治-康-险”全链条生态,通过医院体系三级联动,实施三级预防分级管理。通过社区科普提升早筛意识,联动保险公司推出“早筛+防癌险”产品,在三级医院建立“筛查-转诊-治疗”绿色通道,推动早癌微创治疗的普及应用。

华瑞同康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深耕肿瘤早筛领域,依托“1+X”模式,专注探索更适配中国人群的癌症早期预警与风险干预方案。我们期盼与健康管理、医疗科技、保险等领域伙伴携手,推动早筛技术下沉基层、标准体系全国普及及普惠保障体系建设,让前沿科技转化为可触及的健康红利。未来,华瑞同康将以开放合作姿态,聚焦早筛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为全民防癌防线建设加码赋能,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地提供可持续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