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早筛、早诊、早治是癌症防控行之有效的重要策略。防癌体检是可以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癌前疾病从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癌症疾病负担的重要手段。但是癌症早筛面临着技术研发进度较缓、早筛观念弱、资金投入不均、癌症早筛方法评估不佳等5大挑战技术,为突破上述挑战,需从多维度协同发力,强化临床一线对癌症早筛价值的认知、加速早筛技术迭代,还需强化政策支持、持续资金投入,推进卫生经济学评价以保障早筛工作可持续性,最终构建科学且契合中国国情的癌症风险早筛早诊模式。”陈苒教授在演讲中指出,除了适宜的早筛技术,护理人员更是肿瘤早筛阵地上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不仅是筛查的执行者、健康的守护者还是教育的传播者、情感的支撑者,在政策落地、医患沟通、健康守门这个全流程管理中更是承上启下、全方位的赋能者。
适宜的初筛技术是癌症早筛的起示手段,细胞异常增殖是肿瘤发生的首要信号,适宜的细胞增殖生物标志物的加入可以早期发现癌症。所以,基于血清TK1水平初评受试者细胞增殖监测可以大大提高肿瘤早期的检出率。在癌前疾病期与原位癌阶段,血清TK1水平可升高至常规水平的2至200倍,达到TK1检测的阈值仅需要5*107个肿瘤细胞,最低检出值为0.01PM,而且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可以灵敏的检测出血清中极低含量的TK1,说明TK1在组织增生及非典型增生早期阶段预警肿瘤早期风险。通过动态监测TK1,能够追踪从早期组织增生到原位癌的发展过程,进而降低后续临床治疗成本与死亡风险。随后陈苒教授给与会嘉宾展示了“1+X”方案在常见九种癌症风险筛查中的应用,引起了在场嘉宾的热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