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9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癌症早筛TK1检测技术发展专项基金”是以体可问TK1为核心、在全国开展的1+X多中心应用研究项目。
该项目2021年度首站专家论坛于2月27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成功召开,对体可问TK1在癌症早筛的体检与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达成学术上的共识。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癌症早筛TK1检测技术专家论坛
本次会议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深圳市华瑞同康精准医学研究所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明芳教授受邀担任主席。来自辽宁省多家大型医疗机构,包括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沈阳市、盘锦市、朝阳市等多家医院,以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50多位专家、嘉宾出席了会议,围绕细胞增殖标志物胸苷激酶1(TK1)技术与应用,深入探讨了癌症防控策略与方法、癌症早筛创新技术、社区健康管理等议题,并分享了TK1作为癌症早筛适宜技术在近年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应用经验。
华瑞同康董事长周际先生
开幕式上,主办方深圳华瑞同康精准医学研究所理事长、TK1检测技术发展专项基金副主任委员周际先生介绍了体可问TK1技术的渊源和产品转化历程。体可问TK1技术源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科学研究成果,华瑞同康于2002年把该TK1技术引入中国并开始产品转化,首创高特异性和灵敏度的TK1抗体,开发了全球首个基于肿瘤细胞周期理论的免疫增强化学发光法细胞增殖检测技术,提出并践行了基于血清TK1的肿瘤早期风险预警的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管理部吴非主任
来自主办方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管理部的吴非主任,在开幕式环节介绍了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构建“癌症防治健联体”的初衷和进展。他表示,“癌症防治健联体”是以我国国情出发,探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为指导方针的癌症防治新机制,助力健康中国行动计划。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明芳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明芳教授从体可问TK1在临床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角度,分享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的对体可问TK1的应用实践。她指出:从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应用结果来看,体可问TK1可以作为早诊早治的预警标志物。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于建春主任通过在线视频分享的方式,与会议嘉宾们分享了体可问TK1在癌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案例。于主任用他的应用经验形象地把体可问TK1描述为“肿瘤细胞增殖的测速表”,可为医生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作为TK1检测技术发展专项基金秘书长,吴非主任回顾了近年来TK1专项基金的成果,从癌症早筛技术集成创新角度,对体可问TK1技术作为癌症早筛适宜技术表示认同。他表示,围绕体可问TK1检测技术,多中心项目组成员将助力打造“产、学、研、医、用”一体化癌症早筛创新体系。
深圳华瑞同康精准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黑爱莲博士
深圳华瑞同康精准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黑爱莲博士,分享了体可问TK1在大样本量肿瘤风险预警研究中的学术成果,对体可问TK1如何助力癌症早筛创新体系的打造,分享了独到的见解和计划方案。
除了与会专家分享对体可问TK1的研究成果分享外,本次会议上还有一个高光时刻。
吴非主任在会上宣读了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关于特聘赵明芳教授为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TK1专项基金指导专家”的文件决定,并正式颁发聘书。华瑞同康董事长周际向赵明芳教授赠送了胸苷激酶1研究论文合集。
沈阳站之后,该专项基金今年还计划陆续在多个城市举办专家论坛,进一步推广普及体可问TK1“1+X”多中心应用研究项目及研究成果,让癌症早筛的创新技术普惠更广泛的人群,推动中国癌症防治事业的健康前进。